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报告
科研报告
未来十年中国“一带一路”总投资望达1.6万亿美元
时间:2015-08-14    来源: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

  近日,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沪发布《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报告中对于一带一路前景预测与中国经济走势关联进行了具体阐述。  

  其中指出,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恰逢世界经济向东方和南方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时机,为国内外提供美好的合作与投资愿景。

  一带一路地区覆盖GDP总量约全球1/3,且近五年GDP平均增速为4.7%,人均GDP与中国相近。近几年我国已经开始逐渐侧重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国贸易出口结构中,与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这些一带一路中主要国家的贸易占比则从2005年的12%提升至15%。出口数据体现得更为明显,从2005年的10%提升至16%。 

  报告初步估计,未来十年,一带一路的出口占比有望提升至1/3左右,成为中国的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中国 2014年对外投资规模为千亿美元,过去七年平均增速为30%。目前一带一路国家占中国对外投资的比重只有13%,若假设未来十年内,该比重将提升至30%,并且假设中国将逐步加大走出去战略,提升对外投资增速至40%,此后再随着基数效应逐渐下降至20%,则预计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未来十年总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

  报告还指出,一带一路战略将会在短期内利好四大类与第二产业息息相关的企业,分别是:交通运输类公司、建筑及基础设施工程类公司、设备及配套类制造业公司、原材料类公司。而将在中长期拉动中国的品牌消费品(医药、家电、汽车等)以及传媒等板块。  

  宏观数据显示,6月汇丰PMI终值为49.4%,低于预期值49.6,但高于5月终值49.2%。6月官方制造业 PMI维持5 月份50.2%的水平。PMI数据稳定以及微幅回升反映了前期政策效果正在慢慢显现。然而, 新订单指数为 50.1%,下降 0.5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2%,下降0.7个百分点,加上6月份用电量数据显示第二产业用电量下降0.4%,5月份铁路货运量同比下降9.8%,显示复苏步调仍然缓慢。基于此,报告认为,前景预测仍需保守乐观。

  报告还指出,课题组以IMF的预测作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基准情景。但是,这个基准情景面临诸多风险。倘若一带一路国家的增速不如预期,抑或是面临政治风险,经营风险以及金融风险,将直接影响到多方面国内相关生产环节的前景,尤其可从下列三方面衡量出预期的调整:(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规模;(2)投资规模;(3)政府支出规模。

  鉴于上述不确定性因素,报告对2015下半年的情景分析将仰赖两种情景:(1)乐观,假设2015下半年对于第二产业增加值、投资、政府支出增长的预期均上调 2%;(2)保守乐观,假设2015下半年对于第二产业增加值、投资、政府支出增长的预期均上调1%。而货币政策则维持在基准情景。报告指出,在乐观与保守乐观两种情景下对我国实际GDP增速的预测:2015年第三季度实际GDP增速预测值分别为6.8%及6.7%,2015年第四季度实际GDP增速预测值分别为7.0%及6.9%。

  (来源:中国证券网)

 
Copyright 2008上海财经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 备案号05052068
地址:上海市国定路777号 邮编:200433 总机:65904057 E-mail:wxb@mail.shufe.edu.cn 技术支持: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