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贸易
贸易
中心首席专家孙元欣教授接受《632观察》采访,谈长三角推进市场准入一体化,浦东引领区如何发力
时间:2022-09-16    来源: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

202299日,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上海财经大学孙元欣教授接受东方财经电视台《632观察》采访,谈长三角推进市场准入一体化,浦东引领区如何发力。采访具体内容如下:

97日,2022年长三角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在上海召开。沪苏浙皖市场监管部门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准入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协议》,提出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长三角地区标准规范统一、信息共享互认、改革协同共进、预期稳定透明的市场准入一体化体系。长三角市场准入一体化加快推进,如何构建标准规范统一、信息共享的市场准入体系?浦东如何发挥引领区优势,助力一体化建设?

今天我们关注的是长三角推进市场准入体系一体化,这里提到的市场准入,主要包括了哪些具体内容?孙元欣教授表示,市场准入一体化对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场准入有两种形式,主体准入和经营准入。主体准入是指开办企业,建立公司,应获取营业执照;经营准入是指企业要进入某个特定领域,需要获得许可证,如食品加工、办学校、开展金融活动、烟草加工等。编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明确哪些领域是禁止的、哪些领域是限制的,这是中央事权是全国统一的,但在实施环节,各地操作有差异,部分存在区域隔阂、地方保护主义和信息孤岛等问题。例如,外资企业准入需要提交一套经过公证的材料,材料准备要花费数万元,费时2个月。如果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对外资准入提供的材料能够互认互通,外资企业可以节省不少成本和时间,并带来便利。再如,消费者购买包装食品或预制菜,比较倾向购买本地生产的,对外地生产的有疑虑,不知生产设施和卫生标准如何,如果能实现高标准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一体化,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长三角地区的各类食品。长三角市场准入一体化有两个阶段。20191月,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31市形成了合作备忘录,重点领域改革推进。今年97日,形成了合作协议,深化和全面推进。根据合作协议将率先完成四个统一,统一登记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信息共享、统一创新步调。长三角市场准入一体化有两方面意义,一是涵盖31市,上海、浙江、江苏、安徽。长三角地区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出中国近1/4的经济总量,1/3的进出口总额。二是全国率先,对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示范效应。

既然要推进一体化,那么具体来说的话,各地在市场准入的标准方面,存在哪些不统一、不一致的内容?主要原因有哪些?对此,孙元欣教授提出,长三角市场准入一体化,要做到四个统一,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不统一的情况。例如,企业登记取名,一般不能随便用中国两字,用中国两字的都是大企业,如中国石油、中国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那么,用长三角三个字呢?现在还不够明确,需要形成共识和共同实施。再如,企业办事的跨省通办,如企业登记、企业注销、电子证照和电子签名等,企业经营范围的描述用词不统一,提供的证明材料不统一,执行中会产生困难和歧义,企业办事就不方便,也造成市场监管的困难。还有,一个地方发的许可证或认证证书,其他地方是否认可和通用。对本地企业、外地企业、外资企业,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开放包容。存在不统一不一致的原因,有历史的原因,因为原先都是各干各的,也有区域隔阂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

还有一个统一是统一信息共享。要建立长三角地区电子营业执照共享共用机制,推进外商投资企业登记信息共享机制,统一惩戒措施。信息共享依照如今数字化的推进速度,要实现是不是很快?其中还有哪些壁垒或者瓶颈需要打破?孙元欣教授认为,统一信息共享有三个要素,一是信息技术,信息共享的技术条件,包括数字化底座、统一的信息平台、信息处理过程、信息安全保障等;二是协同管理,信息内容和相应管理方法。三是法治保障,做到有权威性,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做到长治久安。如今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信息技术问题可以得到较快解决,协同管理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例如,电子营业执照共享共用,外商投资企业登记信息共享等,都涉及协同管理。这里面可能有壁垒,因为长三角城市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有些信息共享之后,是否会削弱自身竞争优势,有疑虑。长三角统一信息共享有利于政府部门开展协同管理。政府部门掌握的信息更全面、更完整、更清晰,可以开展高效管理和服务;有利于企业开展经营活动,企业可以了解长三角地区同类企业的情况,可以加强沟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新供应链和产业链,提升产业能级。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讲的统一是手段,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充分就业,市场准入的统一,应该有步骤推进,应该经过实践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自《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签署以来,长三角市场监管部门推出了一大批政策举措,形成特色化制度创新一批成果。比如,在一体化建设的助力下,2021年,长三角获批国产创新药和纳入国家创新特别审查程序的医疗器械产品占全国近50%,长三角生物医药领域产值占全国生物医药产业30%。再比如,长三角市场主体基础数据库和可视化平台上线,共归集长三角17类市场主体信息6.8亿条。创新互联网+窗口服务模式,50多个市场监管领域事项实现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

自《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签署以来,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孙元欣教授表示比较关注两组数据。一是截至20227月,长三角区域共有市场主体3290万户,约占全国的1/5,其中,2019年至20227月,长三角市场主体新设1928万户,近两年多时间,新增企业数量是总量的58.6%,这充分说明近年来长三角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果,确实激发了市场活力和企业活力。二是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目前,长三角获批国产创新药和纳入国家创新特审查程序的医疗器械产品占全国近50%,长三角生物医药领域产值全国占比30%。这与前期的制度创新有很大关系。例如,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生物医药保税研发和快速通关等。江苏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的生物医药研发材料购买便利化”“生物医药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南京片区建设生物医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还有,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如长三角入境特殊物品联合检疫监管长三角特殊物品风险评估结果互认等。

说到市场准入,浦东一直是先行者,我们的节目也一直在持续关注,证照分离、先照后证、一业一证、市场承诺准营即入。如今,浦东又肩负建设引领区重任,此次的合作协议中也提到,在引领区及自贸区探索开展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那么,浦东作为引领区和自贸区,可以发挥哪些作用?有哪些先行先试的做法可以作为切入点?

孙元欣教授提出,浦东新区作为引领区和自贸区,在市场准入领域,有两个率先,率先改革试点和率先法治建设。例如,工商登记单一窗口、证照分离、一业一证、市场主体准入确认制、市场承诺准营即入制、拿地即开工等。由上海市人大立法,已形成了浦东新区一业一证、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市场主体退出、非现场执法、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这些改革试点成果,可以在上海市、长三角和全国范围复制推广。例如,证照分离、市场主体准入确认等制度创新成果,经过国务院认定和发文,已经向全国复制推广。下一步应加快推进长三角、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不仅有市场准入问题,还有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社会信用、流通网络、信息互交渠道、各类市场平台、商品质量、消费者服务质量、市场监管、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等。应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应用场景,实现可视化管理,开展智慧管理。另外,国务院下达的浦东新区加强版一业一证改革任务,到2022年年底即将到期,应事先做好评估总结工作。

(来源:东方财经电视台《632观察》)


 
Copyright 2008上海财经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 备案号05052068
地址:上海市国定路777号 邮编:200433 总机:65904057 E-mail:wxb@mail.shufe.edu.cn 技术支持: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