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7日,协同创新中心专家、上海财经大学劳帼龄副教授接受《解放日报》采访,谈产业电商:“把总部放在上海是战略”。同时,该采访被《学习强国》转载。采访具体内容如下:
为应对疫情而首创的中国(上海)工业品在线交易节,昨天开启第三届大幕。开幕式上首发的“2022产业电商创新榜”,在揭示全国40家上榜企业的同时,也揭开了上海产业互联网的隐秘实力——
40家上榜者中,80%或诞生自上海,或总部落子上海;在钢铁、机电、化工品等领域,上海产业电商拥有绝对优势,占据全国六成以上份额;而在投资界,“上海籍”电商如震坤行、西域供应链、云汉芯城等,多已成长为业内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不少已完成上市或正进入上市辅导。
劳帼龄副教授表示,京东、淘宝、拼多多,是人们熟知的B2C(企业对消费者)电商。但事实上,电商真正的大头在B2B(企业对企业),上海电商又以B2B见长。在产业互联网赛道,上海始终低调地保持头部实力,以专业服务和独特盈利模式,避开了消费互联网的红海竞争,构筑起上海韧性与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指挥部”为何大多选在上海
细看这40家产业电商,他们的产品生产多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其仓储资源则遍布全国。然而产业电商供应链的“指挥部”却大多选择上海。总部位于长宁区的黑湖科技,致力于降低企业的数字化门槛,已推出“黑湖小工单”“黑湖智造”等爆款产品,服务于食品饮料、塑料、化工、金属、医药、电器等近20个细分行业数千家制造企业的全链路生产场景。我们喝到的每一瓶农夫山泉、麦当劳里赠送的小玩具,甚至每一包999感冒灵,都是在黑湖云端制造协同平台上完成生产的。
劳帼龄副教授清楚记得,17年前,爱姆意、上海钢联等B2B企业就已开始活跃,并且出现在政府部门重点支持的入选项目中。走过早年仅仅提供信息的1.0阶段,经历了赚佣金、差价的2.0阶段,上海产业电商如今已走入通过数字化供应链专业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共同创造利润、分享服务成果的3.0阶段,并与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及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相结合,未来对于产业效率变革的驱动力非常让人期待。
劳帼龄副教授表示,上海产业电商没有热热闹闹的流量,只有安安静静的专业服务,却有望创造出多个万亿元规模的巨大市场。
(来源:解放日报)